中医养生

春节将至,解酒妙方养护您的肝胃!

来源: 本站原创     时间: 2025-01-29 08:26:07
  

春节将至,大家都忙着回家、探亲,亲朋好友相聚时免不了“把酒言欢”。中国的酒文化非常悠久,无论是朋友聚会,还是招待客户,都离不开酒。酒喝多了不仅伤胃,也会令人头疼,难免会有恶心呕吐、胃胀反酸、口渴发汗等不适。我院给大家准备了解酒的小方,希望在节日期间可以帮助到大家。

葛花醒酒汤

【组  方】

葛花12克、枳椇子10克、化橘红9克、砂仁9克、白豆蔻9克、菊花9克、浙贝母10克、芦根6克,姜竹茹6克

【方  解】

君 药

葛花、枳椇子:解酒醒脾,止渴除烦,止呕,止血。用于酒后烦热口渴,头痛头晕,脘腹胀满,呕逆吐酸,吐血,便血。

臣 药

芦根、化橘红、砂仁、白豆蔻:生津养胃,健脾化湿开胃,消食化痰。用于酒后食欲不振、乏力口渴、呕吐腹泻。

佐 药

菊花、浙贝母:清热泻火,解毒消痈。用于酒后烦渴吐酸、痰火疮毒。

使 药

姜竹茹:清胃止呕。用于酒后烦渴、呕吐。

全方共奏解酒醒脾、生津止渴、清利头目、清解酒毒之功效。

【用  法】

加水漫过药面浸泡20分钟,煎煮20分钟,煎成200ml~400ml左右,分次服用。饮酒前后均可饮用。

中医认为,酒为湿热之品,其气上腾。宿醉患者体内代谢功能失调,往往出现恶心、口渴、头痛头晕、无食欲等不适。葛花醒酒汤是我院根据古代名方加减而成的解酒小方。方中葛花、枳椇子、芦根、菊花均是解酒常用中药,配合竹茹、砂仁等药品,既可以解酒疗毒,加速酒精的代谢,又可降低酒精对肝脏的损伤,缓解酒后的不适症状。

如饮酒后第二天仍有轻微的头晕,头痛,恶心等不适,可尝试结合中药泥灸法,通过药泥的温热熏蒸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局部瘀堵,从而减轻不适症状。

此外,推荐的食物比如白萝卜、雪梨、甘蔗、鲜藕、西红柿、芹菜榨汁等,服用后均具有解酒功效,绿豆汤也有一定的解酒功效。还可以在里面放一些白糖,这样解酒效果会更好。

温馨提示:如酒后次日仍有较严重头痛头晕,甚至眩晕呕吐、心神烦乱、胸膈胀满、手足颤抖、食少体倦、小便不利等,需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
春节将至,祝您身体健康,五脏和谐,愉悦畅快!

鲁ICP040012号 济南市按摩医院 版权所有

地址:济南市经六路136号

咨询热线:0531-82821999(就诊请提前预约)全国咨询电话:0531-828219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