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防保健

针灸科特色针法|穴位埋线疗法

来源: 本站原创     时间: 2024-08-08 10:42:11
  

什么是穴位埋线疗法?

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,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区域,经过多种因素持久、柔和地刺激穴位,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。埋线后,肠线在体内软化、分解、液化和吸收时,对穴位产生的生理、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15天或更长时间,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、柔和、持久、良性的“长效针感效应”,可以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,达到“深纳而久留之,以治顽疾”的效果。

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、低创痛的针灸疗法,每7~15天治疗一次,避免较长时间、每日针灸之麻烦,减少就诊次数,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、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,可以起到“健脾益气、疏通经络、调和阴阳气血”的作用,达到祛病除邪、保健强身的目的。

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病症

埋线疗法比针灸的刺激量大,对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头痛、失眠、便秘、痛经、颈肩腰腿痛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、子宫肌瘤、甲状腺结节、乳腺结节、抑郁症、减肥等的治疗效果很好,具有操作简单、安全、省时间等特点。

穴位埋线疗法的注意事项

1.埋线后局部出现酸、麻、胀、痛的感觉是正常的,是刺激穴位后针感得气的反应,体质较柔弱或局部经脉不通者更明显,一般持续时间为2~5天左右。

2.埋线后6~8小时内局部禁沾水,不影响正常的活动。

3.局部出现微肿、胀痛或青紫现象是个体差异的正常反应,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较慢,对线体的吸收过程相对延长所致,一般7~10天左右即能缓解,不影响任何疗效。

4.体型偏瘦者或局部脂肪较薄的部位,因其穴位浅,埋线后可能出现小硬节,不影响疗效,但吸收较慢,一般1~3个月左右可吸收完全。

5.女性在月经期、孕娠期等特殊生理期时期尽量不埋线。

6.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、肺结核活动期、骨结核、严重心脏病、疤痕体质及有出血倾向者等不宜埋线。

7.埋线后宜避风寒、调情志,以清淡饮食为主,忌烟酒、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
鲁ICP040012号 济南市按摩医院 版权所有

地址:济南市经六路136号

咨询热线:0531-82821999(就诊请提前预约)全国咨询电话:0531-82821999